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个基层工作者的真实自述

第一,先谈薪酬:工资改革以后,每月4900+,各种补贴900,加一起5800+。在一个地级市,这个工资只算勉强还可以,买房子是万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第二,工作感受:我之前在市直事业单位上班,是在业务部门。考上公务员以后到新单位分到了办公室,属于综合部门,什么活都得干。总而言之,综合部门比业务部门要忙的多,我考新单位之前以为这是个养老的清闲单位,没想到去了以后比之前还忙,忙到怀疑人生。所以我劝诸位,不要以为单位是个冷门单位你就可以轻松了,年轻人到哪里都是干活的。不过还是锻炼了一下,我认为年轻人不忙碌一点,整天无所事事就好了吗?那才是真的会废掉。总体而言,在市里工作还是比较好的,去县里检查,也会受到尊敬。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一个小科员,人家尊敬你不是因为你本人,而是因为你的平台。要是飘飘然,感觉自己也是领导了,那就是昏了头了。年轻人要谦虚,要谨慎,要多听少说。

上班后没几个月,单位就让我驻村去了,原则上驻村为期两年,对此我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也是一个锤炼青年人的大火炉,青年人接受农村农民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在驻村的这一年多来,我学习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正是在这里,让我对中国的农村真正产生了感情。

虽然我从小跟祖父母长大,也是在农村里,吃的是窝头,穿的是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到上学的年纪后才去了县城生活,只有节假日才回老家去。但那时候回村里就是为了玩,没有想过别的,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得不说的是,城市(不论大小)容易让人滋生小资产阶级情调,总认为自己很高贵、高人一等,俯不下身子,弯不下腰。等见了更大的城市的人或者老外,却又弯下了腰,陪起了笑脸,瞪直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流起了几尺长的口水,脸上充满了羡慕。等见到了农民,又开始傲慢鄙夷起来,撇起了嘴,皱起了眉,捂住了鼻子,斜起了眼睛,这种人现在看来真是贱莫甚!

永远不要看不起农民,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看不起农民就是看不起你自己,就是数典忘祖。没有农民你吃什么穿什么呢,吃穿都没有,你神气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一点我也是驻村时才意识到的。有人对农村有偏见,常常讲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不假,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也就是说你若是以为所有的农村农民都是那样,那你就大错特错,错的忒离谱了。来说说我住的地方吧,我驻村住的地方条件一般,是村里一栋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屋内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也没有洗澡的地方。上厕所在后院,露天的。之前是旱厕,后来改造了,不过也差不了多少,依然是露天,下雨就没法上了。对于上厕所,夏天是蚊蝇成群,冬天是冷的冻屁股。不过好在之前苦日子就过惯了,我也不觉得驻村这里有什么。吃水是抽井水,把水抽到桶里去再使用,没有自来水管。洗菜洗衣服,刷锅,都是用瓢来舀着水使用。所以一到冬天我就发怵,因为井水真是刺骨的冰凉啊,夏天还好。

做饭是自己做,一天天最发愁的就是吃饭,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吃了。我本身厨艺也不咋地,勉强凑合。屋子里有时候会有一些“好朋友”不请自来,我发现过蜈蚣、壁虎、蝎子、蚰蜒,至于蜘蛛那就太多了,蛇在屋里没见过,在院墙外见过几次。所以夏天用的最多的就是风油精和花露水。每次睡觉前我都要仔细检查一遍被窝和褥子,生怕里面钻进去一只蜈蚣或者蝎子,要是与它们来一场亲密的零距离或者负距离接触,后果不堪设想啊。我之前的驻村队员就被蝎子蛰过。

第三,再说说工作。我们主要是走访脱贫户,统计他们的收入啊,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其他的农户也会定期走访。这段时间入户可能是比较多,竟然串到了自己身上虱子。虱子这个稀有动物现在可不多见了,不过你们要吸引我的血,我也只好让你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了。现在主要是提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已经结束了,但是防返贫工作任务依然比较重,乡里给我们开会说的最多的就是防返贫。在村里也结识了一些村民,通过跟他们交流,我感觉到村子里的能人很多,他们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业,这个村我还没听过上访的事情。从中我看到了群众的力量与群众的智慧, 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农村一定只能干农业吗?或者说农民一定只能从事农业工作吗?答案显然都不是了,农村可以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民也可以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当然了,农业也就是第一产业,这是基础。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讲,粮食问题是首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和俄乌战争的背景之下,粮食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重要。

第四,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很珍惜驻村这段经历的,通过驻村,让我对三农工作有了粗浅的了解。要是没有这次驻村工作经历,我想那真是工作生涯中一件遗憾的事情。农村工作是中国最基层的工作,不了解农村就不会了解中国的基层,不了解农业就不会了解中国的产业发展,不了解农民就不会了解中国最广大老百姓的心声。除了对农村,我对县城也在思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目前国家除了提一个乡村振兴战略之外,对县城建设也加大了重视。在当前,年轻人主要是往大城市里聚集,因为那里有好的工作机会,有好的教育资源,有好的医疗资源,有好的基础设施。一年一度的高度结束了,我就在想,高考每年从县城往大城市去了很多的学生,但是学成之后回来的又有几人呢?回来之后又找什么样的工作呢?除了考编制他们还能找别的什么样的好工作吗?毕竟年轻人是用脚来进行投票的。

不过我们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所以我相信党和政府绝对不会放弃基层和农村。我是一名党员,我也希望我们的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在我驻村这段时间,我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的确,我以前没感觉,现在是真的产生了“知识恐慌”,我感觉自己懂得太少了,比如跟我们的农民朋友比,我实在是太无知,无知到惭愧。要多看书,我以前只买书,但从不看书,看也就看那么几页。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放在架子上积累尘土。现在拿起来书本,开始学习。除了看书,也要多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多做调查研究,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以上是我的一点工作经历和感受,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赞(0)
版权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文章名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真实自述》
文章链接:https://www.wz6.top/27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