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尤其是疫情年间我对朋友的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你自己对自己定位认知清楚了或者说你把自己认知明白了你才会对朋友认知明白。
我以前总觉得朋友应该坦诚相见,相互帮衬。或者我脑袋里构建的朋友关系应该是相互提醒互相祝福。
但是,越长大接触的朋友越多越发现朋友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或者说成人的世界里就没有纯粹的朋友。
如果你心里想着朋友,你总想着这个朋友如果能变得很好,你就很开心,你什么都想着ta ,你掏心窝子跟ta交友,但是你最后发现你一心一意维护的这个朋友却屡屡把你忽略。无论什么样的局都不带你玩甚至压根就没有想起你。这个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你的热情不过是贴了别人的冷面而已。人家压根就没有把你当真正朋友,ta的朋友圈里没有你,而你却一直以为你是ta的朋友。
小事见人品,大事见格局,朋友之间不需要大格局,只需要从小事见真知。从我的角度,我不在乎朋友穷和富,我在乎的是朋友对待小事的态度。我觉得小事才是真正反映这个朋友内心的最好镜子。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她跟我分享了这么一个事情,我给了她一些建议。我这个朋友经济条件算是不错,她对朋友非常仗义,这个人身上充满狭气。但是她很郁闷,为什么每次她都邀请朋友吃饭,几乎都是自己买单也经常送礼物给朋友,时常去哪里出差都会想着给朋友的孩子买礼物记得这些个所谓的好朋友,但是为什么每次这些个朋友聚会都不带她玩儿呢?好像她们自己有圈子,她始终就没有在这个圈子里,这个圈子似乎也没有容纳她,这让她很沮丧,因为她搞不明白这其中的根源是什么?
我说:你错爱了你的朋友而你的朋友也把你的错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因为别人压根就不需要你的错爱,而你上杆子给予,人家自然只能接受,在接受你错爱的同时人家压根就没有把你的爱当做是友谊,人家把你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付出。我跟她详细分析了几点:
第一,你时常买东西给他们,她们觉得你不缺钱,你会给别人造成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女人天生的一种嫉妒。人家觉得你跟他们有距离,所以表面跟你交朋友,但是背地里她们圈子里没有接纳你。当你还傻傻的认为别人把你当朋友,你就大错特错了,你需要调整的是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根本不值得你付出,朋友之间要的是默契而不是客气。
第二,你的性格充满狭气而你的朋友性格基本属于懦弱犹豫没有主见性,你们注定不会走进彼此世界。这样的朋友大多数都是相互欣赏,但是彼此就是有距离。胆汁质的人格和抑郁质的人格完全不同。你的朋友喜欢跟随而你喜欢主动去创造,这注定了跟随者喜欢把你当标杆而不是知心诉说者。跟随者需要的是跟她一样的朋友。
第三,大家都是成人了,你的世界可以不允许容纳太多人了,我们有这个能力享受孤独,没有圈子没有所谓的朋友也可以活得很精彩。没有圈子可以重新建立圈子,没有朋友可以重新建立朋友圈。这个年头建立朋友圈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的单纯,很多人建立朋友圈都在带着很明显的功利性目的。整合人脉资源这是现在很多人一致赞同的观点,如果你不喜欢你就可以做自己,因为做自己才是最真实的嘛。
第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交更多跟你价值观一致的朋友。你们只有彼此价值观一致才能真正走到一起。吃喝拉撒的朋友多交点也没问题,但是这些人仅仅是过客。人生短短几十年,所有在你身边出现的人皆是你的帮助者,无论他们待的时间有多长,我们不妨感恩就好。如果朋友离开了,也别觉得难过,成人的世界里很少有长久朋友。
我现在对朋友无感,只因为我觉得结交朋友对我来说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我本身就不太喜欢社交,所以一个人待着有时候也蛮好。
我也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学会跟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