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模考之前,要先满足三个条件:
1、基础知识掌握。听课也好,看书也罢,总之是该会的公式、口诀、套路、方法都清楚明白。起码三大科在自己脑子里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框架,遇到题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
2、模块练习达标。有些小伙伴喜欢量化指标,那下面就是三大科的量化要求。
资料分析:最低标准8分钟一篇,正确率80%以上。
图推:把我的刷题册刷完。
类比:刷题App 10道题一组,5分钟,正确率80%以上。
定义:也是App 10道题一组,10分钟,正确率80%以上。
逻辑:加强、削弱、原因解释、前提条件、推出,这些题打包在一起练,10道题一组,8分钟,非争议题争取不错。分析推理、翻译推理无要求。
言语:逻辑填空45秒/题,片段阅读60秒/题,按套题练,35或者40题,综合正确率稳定在75%以上。
数量、常识无要求。
这些都做到,你套题大概能得65分(国考难度)。
3、真题套题练习。真题套题都没做完,你做啥模拟题?起码近五年的国考、联考、江苏都做了!有些小伙伴会刻意留一些真题为了考前测分,这种做法没啥意义,公考又不需要估分报岗,而且你留的真题里很多在模块练习或者课程里都见过了,也测不准。
以上三条,都做到了,就可以开开心心去模考了!
模考的过程训练的是临场发挥能力。练心态、练体力、练脑力,是对你学习的阶段性测试,但那2个小时不是用来学知识的!
霸哥反复强调过,行测的学习,要分两个维度。
一个是临场发挥,一个是日积月累。
临场发挥是训练做题能力,日积月累是研究知识点,这是两码事!
参加模考,限时做题的时候,管你什么知识点,什么正规方法野路子,连蒙带猜加套路,全都用上,能拿一分是一分。
复盘研究知识点的时候再去好好琢磨,这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如果是蒙的,我为啥能蒙对,如果做错了我到底是哪个步骤错了,怎么把这个不熟悉的步骤再去专项练一练。
临场发挥和日积月累哪个也不能缺,很多小伙伴学的挺好,一进考场就发抖,有实力也发挥不出来,这种就应该多参加模考。大部分人进考场都会心慌的,模考练多了自然心态会变好。
模考的复盘不要单纯跟这次的模考题死磕,更侧重的应该是与真题的联通。满足前面三个要求,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题量积累,这时候再有模考错题,就知道跟哪个或者哪类真题有关系了,你应该死磕的不是这一道做错的模考题,而是它对应的一系列真题!
很多人觉得模考题会把自己的思维带偏,咱不评价机构模拟题的质量,因为用霸哥这个方法,无所谓题目质量,我们是用模拟题反推知识点再导向真题,跟模拟题本身是否严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