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面试题:青海省某民营企业打着“修复生态,治理环境”的旗号

 题目展示

青海省某民营企业打着“修复生态,治理环境”的旗号,在祁连山南麓腹地的木里矿区,持续十四年运用“掠夺式”的方法采挖煤矿资源,获利百亿人民币。对此严重破坏环境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

如此大规模顶风非法开采,很难相信这家企业有“隐身大法”。那么,是谁在给问题企业一路绿灯、通风报信?有没有人阳奉阴违?“隐形首富”的“黑金神话”背后是否存在失职渎职?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彻底算一回明白账,进而深挖非法“黑金”背后的监管“黑洞”。

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每次有领导和执法人员前来矿区,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实质上已算一条反腐线索;比如,将矿体和挖出的煤炭用土掩盖、用绿色盖土网覆盖,竟能躲过检查;比如,“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持续多年不被发现和追究,也极为蹊跷。

1、青海省委和省政府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在工作中没有做到真抓真管、一抓到底。

2、青海省有关方面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认识不深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显绩,长期存在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让路的情况。

3、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青海省从主管部门到保护区管理部门,从综合管理部门到具体审批单位,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以致一些违法违规项目畅通无阻,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规定名存实亡。

4、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中,普遍存在以文件落实整改、以会议推进工作、以批示代替检查的情况,发现问题不去抓、不去处理,或者抓了一下追责也不到位,不敢较真碰硬、怕得罪人,甚至弄虚作假、包庇纵容。

为避免此类悲剧再次上演,身为有志青年,做好本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根本的是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行动,真正做到入脑入行。

第一,在思想灵魂深处扎下深根,在实际行动上落地生根,从政治站位高不高、责任担当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能力本领够不够等方面审视我们的工作,查找差距,躬身实践,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民生工程、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心中装起来、肩上扛起来、手里抓起来,一件一件认真做,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第二,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生态优先之责、底线坚守之责、终身承担之责,按照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守住生态文明底线,守住环境保护高压线,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破坏自然为代价的老路。

第三,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带头抓好整改,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推诿,实事求是地反映,坚决有力地解决,问题不彻底整改绝不松手、绝不放过,切实解决落不实、不落实的问题,解决有承诺不兑现、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确保各项整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第四、着力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对失职渎职的问题要毫不含糊、寸土不让、寸步不让,真正让各级领导干部重视起来、警觉起来,把问责的制度措施启动起来、运用起来,让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人和事付出应有的代价,切实解决追责问责不严肃、不严格、不严厉的问题,解决制度执行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向全省上下发出严肃处理环境违法问题的强烈信号。

考生答题完毕,感谢各位考官!

赞(0)
版权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文章名称:《面试题:青海省某民营企业打着“修复生态,治理环境”的旗号》
文章链接:https://www.wz6.top/40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