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
民营企业是个小众话题,但是这不也成了真题。所以,我早上起来写一写,大家作为母题积累下、熟悉下,避免考场上遇到抓瞎。这道题不适合说什么从严查处、重拳惩处、严格规范之类的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活力就来自于宽松的环境。经常听到说公务员思维,我觉得这种思维首先就要看到事情的复杂性,不能端着,不能高高在上,不能说什么高级的风凉话。想要达到这种心态并不容易,大概需要长期的学习,尝过生活的苦,知道千难万难做事最难,进入生活再跳出生活。而且,没有年岁的增长,是不会有这种见识的。所以,同学们就记一记,模仿下吧。
纵向:社会现象类题目,拆解题目为两部分,第一条肯定“民营企业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讲这句话成立的原因;第二条第三条皆是来自“民营企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混乱、生命周期短等”这句话,第二条剖析原因,第三条提出对策。第四条属于不平则鸣,看着题目中那种傲慢情绪烦,特意再加上一条,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条对策。那么这道题就转化为两条原因、两条对策。在实际答题中,说三条就行。注意这是母题,我特意写的长些,供同学们积累,以应对更多类似题目,答题时可以适当压缩。
横向:讲原因横向结构是结合题目讲道理+结合常识举例子。讲对策横向结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使用两个支撑点。
模拟
第一,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做好民营经济这篇文章也是国之大者。正如题目所说,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速度,都可以看出来。改革开放后,我国放宽限制,各类民营经济一朝喷发,犹如雨后春笋,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和动力。一方面,大量民营经济吸收海量就业,在稳定社会方面作用巨大,这种贡献不可磨灭。另一方面,民营经济中的执牛耳者走出国门,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争锋,福耀玻璃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率第一,华为公司正在以一己之力撼动美国的高科技霸权,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与美国的谷歌、脸书分庭抗礼、平分秋色,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正在汽车行业攻城略地,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存在,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含金量,提升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第二,民营经济出现种种问题,是内外因共同导致的。做事情就会出问题,只有不做事才会不出问题。有问题不可怕,解决问题就好,关键是在找准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个人感觉,民营企业这些问题,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民营企业先天不足,现代企业需要的资金投入大、人才要求高,在这方面民营企业是无法与手握海量资源的国企相比的,也比不上发展了几个世纪的西方大型企业。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早期阶段,就是个草台班子,当然做不到管理规范。另一个是市场大环境大气候所致,当前各行各业大多进入存量搏杀的阶段,内卷倾向是较为明显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再加上近几年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影响正常经营,所谓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民营企业先天抗风险能力差,就出现了旋起旋灭的问题,生命周期不长。
第三,高质量发展阶段,既要给民营经济松绑减压,释放其活力;又要给民营经济划出红线,规范其经营。管理好民营企业,发挥其优势,解决其问题,让民营经济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是时代重大课题,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必答题。我们不仅要好好回答,还要力争得到优异的成绩。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不能过于苛求,更不应该用国企标准要求,这是严重脱离实际的。具体来讲,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好其中的度,一方面不能管得太死,这是一条基本的经验总结,历史已经证明,管得太死会扼杀企业发展的机会,扼杀创新进步的空间。另一方面不管也不行,这几年,国内接连出现涉及民企的热点案件,某想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对面,恒大房子交不了、还存在巨大金融安全风险,滴滴无视国家禁令、肆无忌惮危害国家安全,薇娅等网络主播吃尽时代红利还偷税漏税,可以说这些企业的做法,严重损害民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损害了群众、国家的利益。这警示我们,对民营企业绝对不能放手不管,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第四,对民营企业,最要不得的态度是傲慢。实事求是地说,政府掌握的资源多,不仅是行政资源,也包括资金、土地、项目、人才等经济资源,所以多年来在个别政府官员心中,有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倾向,进而产生傲慢的心态,这是要不得。比如,题目中认为民营企业管理混乱、生命周期短,这种判断本身就带有一种傲慢的态度,缺乏对民营企业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这几年,国家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今年二季度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这正是需要同舟共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渡难关的时候,更不能有这种傲慢的心态。我记得好像是去年,河北霸州面临财政压力,不是精心培育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税源,而是杀鸡取卵,对企业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国内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也接触过一个案例,某水果店刚刚开业,就被城管部门开具几万元的罚单,理由是店面管理不规范。我听到后感觉匪夷所思,在六稳六保的大背景下,群众自谋出路开个水果店,都要受到这种程度的处罚,实在是情何以堪?做事情难,如果没有基本的同理心,是做不好管理的,更不要提什么服务。这也是我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