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纯干货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毫无保留!不看真的后悔)

简单做个背景介绍,我参加了2019年下半年四川省考(第一次考),笔试第二,面试第一,但是最终没有上岸,虽然失败了,但是有一些很有用的经验可以分享给第一次参加公考的小白们

一、第一次参加公考的你应该知道的事

1、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分为行测和申论,最终成绩由笔试与面试分数折合而得(以四川省考为例:行测35%➕申论35%➕面试30%)

(#温馨提示#不同省份折合比例,题量,题型构成等有些许区别,备考其他省份的朋友需要自行了解所考省份的考试特点哦,后面就不赘述这一点)

2、关于笔试(行测与申论)

行测为选择题,四川省考行测共一百题,总分100,题型包含常识判断(涉及面很广的各类常识10道)、数量关系(数学题15道)、言语理解(语文题30道)、判断推理(图形、逻辑推理30道)、资料分析(计算题15道),考试时长120分钟

申论为根据给定材料回答三道问题(题型包括: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最后写一篇800~1200字的大作文。考试时长150分钟(此为四川省考情况)

3、关于面试

面试不同省份形式不同(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无领导小组),四川省考为结构化面试,给定一段材料,阅读后回答三道题(题型包括:综合分析题、计划组织题、人际沟通题、情景模拟题、应急应变题),考试时长15分钟

总结:准备公考的第一步是要对公考内容形式以及考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第一次备考时小白来说极其重要,只有了解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才能不惧怕它!可以提前在网上看一些帖子或者询问身边有公考经验的朋友,特别是要对考情有一些了解,对报考职位的竞争情况有大致判断!

二、关于如何备考,是否报班

1、关于需要备考多久

我觉得没必要去纠结要备考两个月还是多久,我是在公考报名以后才考试准备的,当然这也与职位的竞争情况有关,如果竞争激烈当然越早准备越好

2、关于购买资料

没必要买教材(又臭又长,写得文绉绉,不如一篇捞干了讲的帖子,小白选择买教材无非是想通过教材对对考试形式、题型等等有一个了解,这些通过看帖子问朋友做题就可以达到)没必要买各种题型的题册(根本没时间做,而且个人觉得做起来和真题感觉不太一样) 买一套历年真题一套模拟题就足够了,同时准备一本厚一些的笔记本用于总结积累(一方面做真题有考试的实感,另一方面贪多嚼不烂,把真题和模拟题吃透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3、关于是否报班

我备考阶段的选择是行测看网课(网课是申论班赠送的),申论报了网班(晚上在线上课),面试也报的网班,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行测我认为完全没必要报班,网课讲得非常好(通俗易懂而且捞得很干),可以倍速播放,没看懂的地方可以拉回去重看,这样会比较高效(网课推荐;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小月言语、蔡金龙判断推理,言语和数量关系后面讲)

申论我建议报班,因为申论没有标准答案,单纯看某公或某图给的参考答案真的很懵,有老师带领梳理阅读和答题思路会好很多!

以上建议仅作参考,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如果你自觉性很差那就去报线下班,如果自觉性好平时可以保证每天刷题,那看网课就好

(关于面试之后单独出一篇分享)

4、关于笔试如何备考

行测刷题是关键,在看了网课掌握方法技巧之后(看网课的同时做好笔记,简单记录自己能看懂就好)保证每天一套题的量,并且做好错题的反思总结,时间充裕的可以积累下错题,时间紧张的就散了炒题还蛮费时间的定期翻翻卷子回顾一下,简单在笔记本上纪记录一下考点就好

⚠️注意在做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长来计时,行测刚开始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这很正常不要因此丧失信心,做得多了熟练了速度就上去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盲目追求把题做完,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做才是明智的!

⚠️⚠️言语、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提升比较快,因此要重点学习,网课优先看这三个模块!数量关系学起来比较费时效果可能也不太理想,因此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看看网课,常识网课就不用看了,意义不大,你学得不一定考,因此注意错题积累就好

申论我感觉学起来蛮费时的,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所以情况允许的话早一些开始学习申论比较好,申论我题做得蛮少的,只是每天把老师要讲的题做了,临考前几天做了几套真题,我申论学得比较晚到最后感觉掌握得没有很好,但是考试成绩意外得比行测理想,所以大家对申论要有信心,最好每天做一套真题,练练感觉,注意对于真题的参考答案不要盲目追求自己面面俱到,在学习了申论之后要对参考答案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对于怎么读材料怎么想也想不出的答案里的点,无视掉就好(申论刷题也要注意计时哦)

⚠️公考笔试备考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都不是很需要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和了解,如果你对时政热点了解很少,完全不用担心,考试中涉及时政热点的内容很少,当然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做一些储备,可以用于申论大作文,让你的大作文更有深度

5、关于考试技巧与经验

行测答题顺序推荐:言语理解(用时36分钟左右) 资料分析(用时30分钟左右) 判断推理(用时27分钟左右) 数量关系(用时15分钟左右) 常识(用时9分钟左右)

以上做题顺序和时长(包含涂卡时间)仅作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我的话会先做常识再做数量关系)

⚠️在平时刷题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养成看表的习惯,并且要学会取舍,不要完美主义纠结于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爽快地直接跳过,还是那句话正确率和做题速度都要保障!尽量把每一次刷题当成是真实对考试,我就是平时没有认真计时,结果行测没有做完(数量关系和常识都是瞎选的)导致成绩惨淡…

⚠️⚠️在考场上一定要带表(石英表),要时刻掌握时间,如果监考人员表示不允许带表,不要慌张,他指的是电子表!我就是傻呼呼以为什么表都不能带把我的石英表交上去了,结果没有掌握好时间…

申论做题顺序建议先阅读题目再阅读材料答题

申论做题时间建议:阅读题目5分钟,阅读材料25~35分钟,小题目作答60分钟,大作文写作55分钟

申论大作文其实我刚开始蛮担心的,因为已经很久很久没写过作文了,感觉八百字根本凑不够,但是其实申论大作文不是想象中的拼文采,事实上套路满满,也就是所谓的有模版,不过!也因此容易出现模版化!我的经验是要积累专属于自己的大作文素材,形成专属模版,在平时阅读材料时积累一些让自己有共鸣或者和自己文风相近的句子素材,少而精,要寻找一些比较万能的句子,减少自己的记忆量,并且在平时大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让这些句子提笔就来

⚠️在申论练习中也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养成看表的习惯,在申论小题目作答初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感觉材料中答案点很多,但是字数有限不知道如何取舍,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养成先捋思路再作答的习惯并且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另一方面平时要注意对材料的揣摩多去思考字里行间的联系,思考得多了就能快速判断重点了

总结:正如我前面所说,要对考情有一个了解和把握,由此判断备考的时间和方法,如果考的地区和岗位难度不大,那么备考可以不用太细致全面,有一些费时提升难度大的内容可以马虎一点,如果报考的岗位竞争激烈,那么一定要深入细致,任何一个模块都不要放掉!⚠️公考笔试成绩真的非常关键!笔试如果分差在十分以上基本上就已经无力回天了,就算你报考的岗位看起来竞争不大,也要把行测尽可能抓好,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对手的备考情况(对方有可能先考个小地方试试水或者已经考了好几次了)

公考竞争真的蛮激烈的,如果你准备考公务员,那么请重视它,认认真真准备,同时也请轻视它,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最后我想说,结果远没有过程重要,我见过用尽浑身解数考上的人,但是我并不钦佩他们,我认为备考的过程也是个人的提升和人格的检验,衷心希望每一位备战公考的人都能在这一段经历中有所收获,就算最后失败也能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希望每一位考上的人都能打从心底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务员

(关于行测和申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其实还有很多内容。但是感觉不是三两句话能讲完的,大家可以去多做一些功课,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深入地学习)

感谢大家的阅读,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我会认真回复的~

(⚠️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内容请勿擅自转载)

赞(0)
版权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文章名称:《纯干货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毫无保留!不看真的后悔)》
文章链接:https://www.wz6.top/51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