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个月公考上岸经验分享(内含计划)

文章目录

分享一则考生的投稿

跟许多小伙伴一样,去年因为原本的工作压力过大,我走上了考公的道路。可是等我大概了解完公务员考试是个什么形式后,我才意识到距离国考笔试只有一个月时间了。说没想过放弃是假的,一个月时间真的能够“逆天改命”从零基础到顺利上岸吗,当时的我心里也没底。

但备考一个月后,我真的以岗位第一名的身份成功上岸!有人说“你真的太好运了吧”,没错,我不否认我的幸运。但除了运气外,我也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并且我找到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毕业于普通非一流大学,没有跟培训班(买过FB的网课,老师讲的非常认真,我睡得也很认真……)平平无奇的我能够短期内逆袭成功只是因为我找对了方法,选择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接下来,我就从如何选岗,如何备考行测和申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

选岗篇

在公考界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我之所以能够顺利上岸,也是因为我成功报考了一个竞争压力不大的岗位。

公考实际上不是比分数的绝对值,而是比你和对手的相对值。 如果你的岗位报考人数比较少,可能 120 分就进面了; 如果你的岗位太火爆,可能 145 分都没办法进面。我见过太多140多分甚至150多分的大神因为报了竞争特别激烈的岗位而落榜。而我已137多一点的成绩就获得了岗位笔试的第一。

我在选择岗位的时候是咨询了一位上岸学长,听了他的建议后我填报了上岸的岗位,选对了岗位,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是无意中在公众号里面认识的三更学长,被他连续3次140+高分进面的成绩惊艳到了!

   学长给我的意见都很中肯,而且也让我对一些之前听都没听过的岗位有了具体认知。当时岗位表出来的时候,我也是纠结了好久,不知道哪些职位待遇会好一点,哪些比较好上岸,后来我听从了学长的建议,报考了68:2的这个岗位。虽然最后考试的时候申论成绩比我预想的低好几分,但还是成功进面。

我自己稍微总结了一下填报岗位时的注意事项:

1、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怎么选级别?

很多小伙伴或许和我一开始想的一样,有没有可能先考个容易考上的乡镇或是自己家乡周边偏远一点城市的公务员,然后上岸后再调回来。这个难度系数不亚于公务员考2000:1的岗位。一考定终身,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考的乡镇公务员,这辈子顶多就是在区级单位退休了。想通过遴选调动岗位,几乎也只能是想想了。

2、怎么能报考到冷门岗位?

首先想办法搞到去年的进面分数表(如上图),避开去年进面分数线高的岗位。

其次,了解自己“特殊”的地方在哪里。好比研究生,党员,应届生,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三支一扶,男性,女性……尽量选择自己符合限制条件的岗位。“三不限”真的不是一个月备考的我们适合尝试的高难度挑战。

3、晋升快or清闲

清晰自己的目标,“我想有大发展”,那你就别想着工作强度小;“我想要活少,按时上下班”,那就别想着快速升迁的美好前景。

清闲岗:民主党派、统战部、社科联、侨联、妇联、地震局、图书馆、档案馆、人大政协

升迁岗:组织部、两办、宣传部、纪委、团委、党办、政府办、团委

4、你们先选,我殿后!

小伙伴们不妨先观察几天,一般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为10天左右,可在报名的中后期进行报考。但是切记不要拖到截止日期报名!!!那样如果初审不通过的话,就失去了改报的机会。

添加学长微信发送“咨询上岸班”即可了解

行测篇

我曾经尝试过听网课跟着老师来学方法,可尽管开了二倍速,我依旧觉得废话太多,重点抓不住,还要自己做笔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还好不是花全额买的,也没太心疼)于是我转变思路,准备从教材中提取好方法。我买了所有市场上的教材,进行对比,没有对比我真不知道哪个好。但是收到快递那一刻我就后悔了!

一个月时间,十几本大书,平均每两天就要看一本,这根本不可能实现。我的内心开始有了动摇,似乎一个月时间真的没法学完行测和申论的所有重点。

我学完36本头部教材、看完2300个小时头部网课,提取重点做成笔记给到你,笔记无限答疑,不怕学不会”。三更学长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我。

居然和我想的一模一样!站在一个备考者的角度 将所有老师的精华加以总结,提炼,这不是 咱们从小就喜欢的考前画重点嘛,不香吗 好香啊。这无疑帮我节省了一大笔时间!

于是我购买了学长的状元笔记(行测申论总共才300页),这个教材比较冷门,怕你们找不到,我把购买链接放下面,笔记里面任何不懂的都可以咨询三更学长,还怕学不会吗?

公考状元笔记(秒杀技巧、学长答疑、精选网课)

购买后我加上了这位学长的微信,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问了一下学长“一个月时间备考,我还有希望吗?”学长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让我先做一套卷子,看看我的基础。

这个分出来的一瞬间我差点当场晕厥……我后悔我是怎么敢问学长我一个月时间备考能不能上岸的。

但是学长居然没有放弃我!!!〒▽〒 他为我制定了一个月的详细复习计划和备考方法,让我有取舍地去复习。我的常识和言语没有太差,但我的数量、资料和部分判断推理简直是题目都看不懂。学长跟我说还有一个月时间,我理科很差的情况下可以放弃一些数量关系题目。我一下子心里就好受多了,在学长的建议下我先复习了资料分析。

如果你也需要学长为你定制备考计划,告诉你具体每天学什么,怎么学,可以添加下方联系方式,哪怕你不买,也可以去他朋友圈白嫖很多免费资料,比如押题密卷、网课、申论热点/范文、历年真题、思维导图~。

按照学长给我制定的计划复习完资料分析后,我去测试了一下是不是真的有提高。

虽然分数还是没有多高,但真的有很大进步!重点是,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开始相信,复习一个月我也有机会能顺利上岸。只要我把该拿下的模块都能拿下,即便数量关系里概率问题这种令我头大的题型我随便蒙一个答案,我行测的分数也不会差。

后来我按照学长的备考方法去复习了判断推理模块。不得不说学长写的状元笔记里的方法真是太实用,太适合我了。

图形推理六面体这个考点里相对面的找法,学长的书是这样的

“牛郎织女”找相对面,特别好理解、特别好记,屡试不爽

状元笔记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这样生动的表述一下子就把所有相对面的情况都概括了,想找一个面的相对面,就先找到那条“河”,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四个面都有可能成为“河”,而相对面必须是紧贴着“河”的另一侧那一个。

需要同款笔记可以添加学长发送“咨询笔记”哦

我的做题方法学完状元笔记后,我自己也对行测的各个模块有了一定理解,分享给大家:

资料分析模块

结合学长的建议和我的个人情况,我资料放在第二块,也就是常识之后,这时候脑子相对比较清醒,资料其实就是套用公式傻算,跟数量关系不同,如果资料放在最后,你可能会因为时间赶,心里慌张,就这个找不到,那个漏细节。所以顺序上我安排在常识之后,最清醒的脑子做稍认真点的事,合理安排时间。这样就能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又能压缩时间。

思路上,每一组资料的五道题,我只做前四道题。最后一道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想题目,如果做的比较顺,那就是选D,因为他就是恶心你,浪费你时间,肯定算的比较多。正常是C或者D去选择。这样做题时间能省下来好多不给下一题造成困扰。即便放弃一道题,我保证前4题正确,这样也有80的正确率,我不是冲着100分去的,做题肯定会有错的,放弃一部分不值得去浪费的时间比较划算。这是我做题上的思路。

审题上,先看题目,带着题目去找数据,画出圈圈,包括前缀的年份。做上记号,如果题目问的是对应上一年的,我会做个着重标记,以防自己掉入陷阱。接着花几秒时间想一下出题人想怎么恶心我,(其实就是考点 )这样子做下来,错误率就会相对较低。

20以内的百化分(就是百分数对应的分数)要一眼看出,20以外的记到25,区间会了看到的时候就可以一秒给数。都说截位直除,其实就是一个化零为整的过程,零散的数看起来肯定没有整数舒服,比如5596,你可以就近取个整数5600,最后记得把结果放缩就好了。

篇幅原因,我就先给大家分享我资料分析的答题技巧,后面再给大家分享其他模块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方法找对了,后面的备考就顺利多了,用好的方法去刷题,成就感满满的!刷题我是用粉笔的行测5000题和申论100题,题目按照知识点都分类好了,和状元笔记完美匹配,如下图,卖的店铺很多,大家随意购买即可,当然华图中公也有类似的专项题库,不过我没有购买,就不评论了。不想买书的同学也可以用粉笔app去刷,切记按照知识点去刷,而不是按照模块去刷,这样你能快速掌握某个知识点。比如学完比重这个考点,就去刷比重的真题。

好方法+刷题巩固+实战模拟几次(训练自己的考试感觉,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安排)。按照学长给我的备考计划复习完后,除了部分数量关系,其他模块我已经掌握得很不错了,我的成绩变成下面这样。

真的和之前的47.1判若两人。

总结下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想要看完市面上一些机构的网课课程是不现实的,十几本大书肯定也是看不完的。所以我就是把手上的这本状元笔记里的重点知识吃透。并且每看完一个小模块的知识点我都会对应去刷一些真题,只有学习知识点和同步做题结合起来,这些考点我才算是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

申论篇

申论我的学习方法也是先学习解题方法和思路,再有针对性地刷题。

学长在书中首先就写了阅卷规则和答题步骤,看完后我一下就有了从山顶俯瞰这些材料和题目的感觉。你只有深刻了解了出题人,阅卷者的想法,你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回答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哼哧哼哧不知道自己写那么一大段答案的目的和得分点在哪。

具体而言,做到以下两点:1,多写多练 2,多总结

多写多练指的是做多做真题,近五年的真题都要做一遍,当你做过的小题的题型住够多的时候,你就知道每种题型该如何回答了。当做完一套真题之后一定要认真总结,前期的时候我总结一套题的时间比做一套的新题的时间还要长。

怎么总结?

首要你要找到一个你认为靠谱的答案,然后认真对比,自己写的和答案有什么区别。般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对比:

1,对比结构。对比答案分为几段?每段前面有没有总结概括的句子?和自己的答案,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对比内容。答案是如何分类的?比如答案从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两个方面来作答,对照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漏掉大的方面。

3,对比具体内容。看看有没有少总结的要点,如果漏掉了,那么这个漏掉的具体点在文章哪里,可以在文章中重点标出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当时没有答出来。

4,对比措辞。自己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表达的不够规范,不够简练。从答案中可以积累到哪些规范性的表述。比如说加强训练教育,加强监管等等这些常考的内容都可以总结一些常用的说法。

同样,另很多考生都头疼的大作文。备考申论大作文,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一篇文章是由很多要素和部分构成(就是文章框架),比如标题、总分论点、开头、主体段落的首句、主体段分析论证部分、主体段对策提出、结尾。在备考中,要精准化地去把握需要强化提升的是哪个部分,让它具体化而非抽象化。做到以下两点:1,多阅读 ;2,多积累。可以关注各种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半月谈等);看一些综艺节目如《大国工匠》、《国家宝藏》、《朗读者》、《主持人大赛》。这些节目里的解说词都可以拿来当写作的素材,除此以外还可以去阅读《人民日报》《半月谈》发布的一些文章,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规范性。

状元笔记里有教如何克服无话可写的毛病,我觉得特别好用,分享给大家!

(一)变主体

“变主体”指从微观个体、中观组织和政府府、宏观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得分析论证的角度较多,论证更加充分。

(二) 变维度

宏观维度: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微观维度:思想意识、素质能力、利益价值、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层面。

(三)引名言

借他人之口论已之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名言后面加解释。

(四)举例子

在举例论证时,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和引申,具体方法分为三步:一是概述事例; 二是分析事例是如何体现论点的,因为一个事例可以支持不少的结论,所以需要对事例进行分析,直接支撑论点;三是进行引申,上升到一般层面。

(五)讲道理

讲道理,即使用理论论据。例如,论证“积累”的重要性,可以写:所谓积累,按照马克思哲学原理,可以理解为量变,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细微而缓慢的量变过程中,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引起事物本质的改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六)做对比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是最常用的论证方式,能有效加强论证,增强说服力。

(七)打比方

比喻手法是凑宇数、增添文采的好方法。无论论证哪个事物,都可以通过比喻来丰富论证内容。

(八)做假设

这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的方法,相当于一句话说 了两遍。比如最开始已经说了积累很重,然后又说倘若没有积累,会怎样….

学长给的申论规范词总结,对于概括能力真的有很大提升!

写在最后

考公是一条不轻松的道路,我希望你们都能和我一样找到这条路上的指路人。

最后一个月不到的复习时间,希望大家不要选择放弃,放弃很容易,但挑战自我一定很酷!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一个月的学习都不会白费,今后你想要再备考事业单位的时候这些公务员基础知识都会是你宝贵的财富!

赞(0)
版权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文章名称:《一个月公考上岸经验分享(内含计划)》
文章链接:https://www.wz6.top/59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