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公考上岸经验贴|掌握这些不为人知的复习技巧,公考上岸没那么难!

因为看有小伙伴咨询复习计划,其实我觉得不用完全和我一样,可以随意点,关键还是要每次刷题有所进步,知道属于哪类错误(比如逻辑填空关联词忽视、资料分析计算)等。

关注言寓的应该是知乎过来的小伙伴,这篇文章是我第一篇经验贴,增加了自己的每日复习计划(因为之前有小伙伴咨询),不想看的可以略过啦。

01

个人情况

户籍山东,历年被炒作成“难度最高”(其实山东分数虚高罢了,题目套路化严重),我更是亚历山大,于是报了某公的笔面协议。

辅导班的用处有一些,精神上可以让自己有底气,面试报个班还是很建议的,我不是辅导班的托儿所以不多说了。

总的来说我既有辅导班的学习经验,也有自学的经验,汇总起来也摸索了很多公考技巧。

我不是网上那些两个月复习直接上岸的大神,也不是复习几年终于上岸的人,我净复习时间是半年,不长也不短,普通人水平,我当时也绕了些弯路,花了不必要的时间。

公考说难也难,很多人称之为玄学;但是很多人复习个多年总能考上,原因不过是时间累积了、做题量上去了、思维形成了,如果想短期内上岸,其中有的一些技巧还是可以减少大家绕弯路的时间。

说清了我的背景和对公考的认知,下面就把我整理的复习思路分享给大家。

02

行测篇

行测包括五部分(国考省考相同):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各部分分值不同,并且每年都会因难度微调。

复习顺序

大部分人的复习顺序大同小异,就是看视频学习—整理笔记—分部分做题训练—套题训练。

1.教材选择

教材其实可以分为书籍和视频两部分。书籍上某公某图某笔都可以,我在淘宝上买的华图模块宝典和各部分的必做1000题;视频方面我也是在淘宝买的某笔的,也莫名其妙加了个QQ号卖课程(但是没买过哈哈),建议买最新的去听。

建议大家可以购买这种小册子,随身携带。

 

购买tips:公务员书籍价格波动很大,我也摸不透,可能也分淡旺季吧哈哈,像上面的小册子我买的时候几本也就十几块钱。

2.笔记本

单独强调笔记本是因为记笔记很重要,行测的做题方法每年都一样,但是视频里讲的都是基础方法,你在做题中会看到一些特殊但并不罕见的方法,所以完全有必要买个笔记本整理清楚,这样做第一,可以把最常用的基础方法记下来(甚至我建议背诵下来,再做题消化),第二,可以在之后不断往里补充。在这里,建议一定要买活页本,真的非常方便,一个本子就够记行测四个部分所有方法(常识不用记),并且因为是活页随时可以加入新的纸张。

我买的是这家,可以说非常便宜但是质量又好啦!(免费广告不是托儿(╥╯^╰╥))

3.错题本

我是后来才发现错题本的重要性,整理错题也让我跨过瓶颈期迅速提分。

建议准备四个本子,错题本不需要是活页的(因为不用补充),16开大本子就可以。

错题本记录方法非常简单,我是把错题直接从纸上剪下来,如果你的错题太多剪了正面的反面就会被剪掉,那么这时不建议你制作错题本,等错题量减少之后再剪吧,错题本是让你找到经常掉的陷阱,而不是让你只要做错一题就要整理进去。

或许你会担心直接剪下错题会不会影响我对其他题目的再复习,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如果你刚开始就能做对的就不需要再做一遍,如果做题时不确定而蒙对的,可以事先做个记号,之后看答案分析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当做错题整理进错题本。

错题本作用——

做题做到后面你会发现每部分仍然有时会错很多,如果你只是闷头刷题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你已经掉进出题人挖的坑并且浑然不知。其实到后期你的错题很多都是同一个坑,只是题目做的太多你无法发现,所以错题本非常重要。

当你把犯的同一种错误找到了,你就不会再犯了。但是错题本上的题要经常做,因为即便整理出来,再做还有可能错,多做几遍才能真正避免出题人的同一个陷阱。

准备好学习书籍、视频和笔记本之后就可以正式分部分学习啦!

复习计划

其实最开始复习我是每天就看视频,上午言语下午资料分析这种,但是我觉得我看视频时间太长,所以在此建议大家视频做题要结合着来

我到后期的复习计划大致如下:

复习计划

早上——常识+逻辑填空词语辨析(30-60min);

上午——行测或申论视频+刷题;

下午——行测或申论视频+刷题;

晚餐后——半月谈(或其他评论性文章)阅读(30-40min);

晚上——总结或继续刷题(*^▽^*);

睡前——图推/类比推理粉笔app刷题(10题)

复习顺序

我建议第一复习资料分析,最后复习数量关系,常识零散到每天早上看。

原因:1.资料分析非常非常好拿分,但是分数又非常高。

2.数量关系非常非常难(大神除外),并且根本没时间做(考场上能做五道题就超神了)。

3.常识范围非常非常广,分数最低。

一、资料分析(20题,大约1分/题)

KEY:最短时间做好乘除法

首先要说的就是有些视频教的秒杀技巧。除非你非常熟练,看到题目一瞬间就意识到可以用秒杀技巧,否则在考场那种氛围下,根本没时间去想秒杀技巧。

国考事后没对答案,参加的苏考和山东省考资料分析都是错了3个。

资料分析纯粹是乘除运算,考的就是你的准确定位数字能力和细心能力。

但是去年我发现资料分析难度加大了,对细心程度要求更高,有几道需要套好几个公式,所以要有所警醒。

你要做的就是大量练习,刷正确率,然后对着“3+7=11”的错误抽自己嘴巴子(真的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不要轻视哦)。

二、言语理解(40题)

言语理解可以分为很多小题型:逻辑填空、片段阅读、道理启示、标题添加、语句排序、细节判断……,其中前两种题目最多,其他题型每种一两道。

这里就只简单说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

1.逻辑填空(20题)

KEY:语境语境语境!答案都在前后的暗示标志词句中。

自认语感很好,但是逻辑填空十题能错一半,后来才发现仅用语感做题是错误的,还是要靠技巧。

首先,你需要仔细分析文段空格前后的暗示性词句,主要可以有以下分类:1.“更、但、也”这些很容易被忽视的关联词;2.暗示空格褒义还是贬义、口语还是书面、生动还是严肃。

其次,你需要分析选项,每个成语侧重的方面不同,要找能够与文段想要强调的点吻合的成语。

2.片段阅读(主旨观点)(10题左右)

给你一个片段,让你总结主旨或想表达的观点,近年来给的片段字数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阅读时间,像我这种强迫症更是要全部看完才行,可以说非常心塞了。

但是这也是有技巧的。最需要关注的是关联词,转折、因果、递进关联词要引起高高高度重视,因为答案都在这些关联词后;再就是首尾句,很多时候一个长文段看下来发现答案就是最后一句。诸如此类的技巧都需要看视频记笔记,加上做题不断总结。

三、判断推理(40题)

包括四个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这里简要说复习方法。

A.图形推理(10题,约1分/题)

仅靠学习视频的基础方法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做题不断整理,光是对称轴就可能是数量、方向等等规律,整理多了自然就能用上。

图推一定要每天保证做题(10道就可以),否则长时间不做图推,再做时会发现啥规律都看不出来。

B.类比推理(10题)

依然是多做题多总结规律,这一题型纯属送分全对都有可能,就算错也要控制在2道以内。

C.定义判断(10题)

方法少的可怜,关键是要找准文段的关键词句,有时一个不小心忽视了就找不出正确选项。对于“不属于”题目要感恩啦,因为正确选项会和定义中最明显的关键点不符合。

D.逻辑判断(10题)

其中又包括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最支持最削弱…)、解释结论型(最能解释/能推出…)。这一部分要拿分也不难,跟着视频学习就可以了,技巧就那几种关键在于用到每道题里。

四、数量关系(10题,约1分/题)

很多人都说放弃这一部分,也是有道理的,考场上按照做题顺序这一部分一般都最后再做,那时也就剩下十几二十分钟了,根本没时间没心情研究了。

但是如果时间充足那么还是要把握住的,其中每年都会考的题型还是可以拿分的。

所以还是要跟着视频学一遍,当然做题还是不会,要不就是研究5-10分钟才做出一道题,要是考场也这样做就准备下一年再来吧。

因此,建议时间充足的小伙伴们这样去做:

A.刚开始学完视频,慢下来去研究一道题,依然是多做题。

B.后期要摸准自己看过就能立即列方程的题型,一般也就是工程题等简单的,学会在最短时间内列方程解方程。

C.有些题目是可以只根据其中一句话排除两个甚至三个选项的,剩下的两个再代入其中一个试验。这就相当于秒杀技巧了,后期想提分的可以多研究的,并不难。

五、常识(20题)

正如前面所说,常识范围太广,有人说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不复习,我觉得既然有时间,那么还是要复习的,但是不要集中去背知识点,而是要形成一种感觉。

常识题做多了其实可以发现,有些题考察的知识点的相同的,但是概率很小。

可以买某公某笔某图的常识教材,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去翻看,但是这样也很难记下来。个人非常种草某公的常识40000问,其实就是把每道真题变成问答形式,你看多了就会发现很多问都是一样的。

其实看看常识一是能够增添趣味,还是有很多冷门有意思的知识的;二是看多了有个印象做题也可以做对的。常识一共20题,我这种理科生完全不记得高中历史地理那些知识,但是每天早上看看常识,最后也可以保证错7道以内(省考),国考常识要难一些。

Finally

偷偷说一句,其实这篇文章包含了我几乎所有行测经验的精华啦,希望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其实很多方法都不难,关键是你得有意识地去用哦。

还是那句话:既然总有一个人要上岸,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

因为有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赞(0)
版权声明: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售卖文件费用。
文章名称:《公考上岸经验贴|掌握这些不为人知的复习技巧,公考上岸没那么难!》
文章链接:https://www.wz6.top/59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