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醒醒!!现在距离省考只剩下十天左右了!
就这十天,公考提分的关键期千万不要错过!!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没有营养的所谓的经验贴,非常愤怒!
什么上岸的经验贴,完全就是禁言贴!
今天我就必须要分享一下,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干货!!
以我之经验,希望在最后阶段祝君一臂之力!
本文只讲如何得分,花上5分钟看完,绝对让你离上岸更近一步!
行测走题量,120道题,道道都是选择,俗称涂彩票。
申论测能力,只有四五道题,答案却要有两千多字,俗称抄材料。
行测申论各有各的难,各有各的妙。
想要得高分,没有方法可不行。
行测就是要掌握做题的技巧,申论就是要掌握抄材料的方法。
Part1行测的做题技巧
行测需要我们掌握的有两种能力,一种是掌握重点的能力,一种是快速解题的能力。
1.掌握重点
行测120道题,想要在120分钟内做完,可以!但是要保证正确率,太难!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谋篇布局,分清主次的去拿分。
行测最重要分值占比最大的板块就是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这三个板块是最容易提分的,只要正确率都能保证在8成以上,行测基本就能上70。
而常识和数量可以说是最难提分的了,最后十天想提高5成的正确率就难的顶天了。
我就先从最简单的板块说起:
言语理解:
言语是最基础的题型了,这部分基本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一天定时做两三套题来培养自己的语感。
30道题目,就定个30分钟的时间,在时间内就专注的去刷题,稳住做题速度。
对选词填空每次做错的实词成语啥的都记录一下,近年来的真题出现的词语都能心中有数,一般就是考察一个语感,实在是不知道的词就用排除法,把词都代入进去读一读,什么陌生的拗口的直接排除。
剩下的语句排序、阅读理解什么的,主要就是看题目,根据上下文、关键词去选,多练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做题逻辑,提分还是挺容易的。
资料分析:
资料的简单程度和言语不相上下,就是一些公式,非常明白的做题步骤,而且它还不需要像言语一样要去自圆其说,但资料绊住脚的最难一步就是计算,计算的量太大了。
所以除了要会常考的公式以外,还要会一些速算技巧,什么差分法、百化分啥的,把这些掌握住,比只会一个截位直除好的多,做题速度可以提升好几倍。
我的解决方法,跟着老师去练,当时用了两天时间,把阿甘上岸说的技巧学会。
阿甘可以说是行测必刷的,他定位关键数据的方法,还有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都非常实用,跟着他的思路走,把做题的思路和技巧都吃透了,才是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关键。
就像最难的混合增长率的问题,我每次找数据的时候都会找错,就算花3分钟去计算,最后也还是算不对,然后我仔细的跟着阿甘过了一遍,看懂老师是怎么去推导公式的,然后再根据线段法去代入关键数据求增长率,什么数据成反比代入十字交叉法啥的,这样不用1分钟都能做出来了。
之后资料分析也变成了我的强项,一般20道题25分钟就能做完,基本能保证只错一两道。
判断推理:
判断中最难的是图形推理,但其实也就是考的那几个图形规律,所以做题的关键是要先把这些做题规律都背熟,什么位置数量属性了然于胸,需要仔细听一到两遍课程。
然后就是大量做题,培养自己做题的逻辑顺序,是先看点线面还是看数数还是先看对称属性什么的,这种题练顺手了做起来还是很快的,图形能做好,绝对是非常有效的强心针。
剩下的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啥的都是最简单的,平时练练题就好了,逻辑判断的话需要背关系,什么前推后啥的,这是最重要的,然后就还是排除法,直接代入选项进行排除,前期做的慢不用着急,但是刷题多了后期效果就出来了,1分钟做两道也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再浅谈一下常识和数量吧。
数量关系其实跟常识比起来还算比较能提分的,可以过一遍阿甘,把老师总结的重点题型过一遍,学一些简单常考的,到考场上有时间去算,其他的特别偏和难的就可以放弃了,性价比太低。
常识就太难提分了,最后这几天积累也不会积累多少,到考场上就选眼熟的就行,能蒙对一办就是血赚。
Part2 申论抄材料的方法
申论的所有答案都是围绕着材料来说的,可以说答案就在材料中,抄材料才是最关键的。
很多人其实也知道抄材料,但是抄材料也不是单纯的去照抄,而是要根据关键词、重点句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必须要能完整准确的切题干的题。
我刚开始做申论的时候,做了一两道题去对答案,发现其实抄材料和答案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写的虽然和答案中的意思多钱啊差不差,但是答案就是更全面,更高级,更流畅,简单就是:我懂,但是我写不出来。
所以说,申论的抄材料,一定要抄的足够的仔细和全面,而且要有概括性,关键词也要涵盖进去,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采分点,而不是照抄。
那么具体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审对题意
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审题,不信的话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做题的时候是不是感觉申论的所有题目还要区别都不是很大,做题的步骤都是要概括材料,一道一道的去找关键词抄材料。
但这样肯定是要踩很多坑的,审题的关键是要在短时间内,去把题目读透,明白出题人是在哪里设坑的,具体要考察的是要办什么事。
2.阅读好材料
这点是最关键的,因为还是要搞清楚怎么去材料找关键词找重点,如果材料看完了,但什么意思都没搞懂,脑子里没有一个具体的框架,那还怎么去抄。
这个我感觉大家如果高中的时候语文考试过及格线了,应该都具备阅读的能力,但是如果实在是很困难,可以先做几套题目练练手,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尝试概括一下。最后对答案的时候可以看答案是怎么解释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对比一下自己的做题思路,做几套题就搞懂了。
关于答案这块,可以直接去买粉笔的决战申论100题,这个答案是我用过的最详细的,每一个答题步骤都有,从分析材料开始,一步一步带着我们去做,用起来还是非常爽的。
3.练习概括能力
有做题的思路还不够,关键是要实操起来,把做题的手感练好。
申论是有字数限制的,平时练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带格子的草稿纸去练,在规定的格子数里去组织自己的答案,尽可能的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表达出来。
这一步很难,刚开始做的会很痛苦,不知道要怎么去下笔,但是相信我,硬着头皮做几套题,慢慢的就熟练了,那么之后去在答题纸上去写,也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4.规范答题的习惯
在答题的的时候要有“关键词”,同时也要条理清晰有层次感。
平时训练的时候,小题就尽量去分条作答,每个要点答完了,后边可以隔一个格子,这样看起来是比较清晰的,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认为最关键正确率最大的要点按顺序放前边,可以加小标题,但是一定要能包括到采分点,如果单纯是为了小标题而硬加一个,那纯粹是浪费格子。
小标题不是必需的!这是我做题得来的经验。小标题的作用其实就是概括一下整个要点的意思,就是一个小小的总结。如果实力突出,确实每条要点能概括出来一个精彩的小标题,那可以,说不定还能加分,但是没有也行,关键是要把题目中的要点涵盖住,其他的形式是次要的。
5.关于大作文
很多人写作文可能也写的比较痛苦,如果没有素材,纯摆烂抄材料的话,其实也好说,就是分不高,但是想混一个平均分,最好就是在作文上下一点功夫。
作文的论点都在材料中,这不用多说,但是如何把题干和材料衔接起来是一个难点,所以就还是要概括性的总结,尽可能搭一个桥,能提炼出三个要点就差不多了。
其余的都能抄材料,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论述体现出来,重点就是要自己写素材去论述。最后这段时间可以临阵磨枪,买本素材书,按科技类、文化类啥的去分类积累一些人物事迹和政策热点什么,写作文直接套用就好了。
不要一开始就放弃大作文,下点功夫,收获的可能比别人多很多。
最后,祝大家,早日上岸!(点个赞阿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