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公考经验贴
2.公考经验分享
3.公考经验 知乎
4.公考经验 豆瓣
5.公考经验分享网站
6.公考经验分享ppt
7.公考经验之公务员政审篇
8.公考经验方法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3.公考经验 知乎
4.公考经验 豆瓣
5.公考经验分享网站
6.公考经验分享ppt
7.公考经验之公务员政审篇
8.公考经验方法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5.公考经验分享网站
6.公考经验分享ppt
7.公考经验之公务员政审篇
8.公考经验方法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7.公考经验之公务员政审篇
8.公考经验方法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1.公考经验贴
精品it资源网提供各大机构付费it课程,包含黑马,尚学堂,极客,开课吧,奈学,小马哥,慕课等,只需188打包全部课程,联系v:648765304,网址:dbbp.net,it课程目录:https://docs.qq.com/doc/DU3VoeGFOeWR1VEZG
2.公考经验分享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导语:应届生的求职季终于走完,参加了不知多少次笔试面试,考出了一些还可以的花生十三成绩,身边又有不少朋友询问我公务员考试相关的问题,就对参加的公考的经历进行了一个整理,也算是对这个求职季的总结。
3.公考经验 知乎
我一直认为题海战术是备考的下下策,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又难以带来成绩的提升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应届生要在求职季兼顾备考和市场化机构求职,工作党则更要在工作之后挤出时间来复习所以在备考时,需要提升自己的复习效率。
4.公考经验 豆瓣
本文整体偏向应届生,充满了个人的主观看法,希望能够给在校的同学们准备公务员考试有一个完整的介绍,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各位一点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录01:个人成绩02:应届生备考指南03:行测篇04:申论篇
5.公考经验分享网站
0花生十三5:面试篇06:体检、政审、公示@01个人成绩在去年一年里,我参加了6次体制内单位的笔试考试,除了第一次由于准备时间不足之外,其他5次都成功进入面试,并拿到了多个offer。
6.公考经验分享ppt
我在2020年8月结束了机构的暑期实习,在9月开始全身心投入求职季,一边投递简历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10月我参加了江苏省定向选调,由于当时对申论毫无准备,最终只考了108分(150满分),未能进面,这也是我唯一没有进入面试的考试。
7.公考经验之公务员政审篇
11月初参加人民银行招考,报名某省会中心支行,笔试(行测+专业课)72.4分,以超过面试线接近20分的分数进面,并最终成功通过面试、体检、政审,拿到了花生十三offer,但最后出于个人考虑还是放弃了签约11月中旬报考浙江省定向选调的财政厅,在没有对浙江的考题特意准备的情况下取得了。
8.公考经验方法
笔试110分的成绩,位列第三进入面试由于没有特意准备,面试时遇到了浙江特有的讲故事题型,最终面试成绩为88.7分,排名中游,未能通过面试11月下旬参加国考,报名某省的银保监,考取了笔试(副省级)行测84.2分、申论72分、专业课80.5分。
9.公考经验交流写做法还是成效
由于今年行测难度提高,大家普遍分数下降,结合粉笔推出了5000元的国考奖学金,仅有十余人领取且无人成绩高于85分,后期晒分也没有见到更高的分数,所以我猜测自己的行测成绩应该在全国排名前五在后花生十三续的面试中,我取得了91.5的分数。
10.公考经验分享百家号
,以笔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获得体检资格12月参加了某政策行的笔面试并拿到offer,月底参加了某西南省份的定向选调,报考省会财政局,最终通过笔试面试拿到offer后期综合考虑个人意愿,均于体检之前放弃@02
应届生:备考与选岗
1.备考对于准备考公的朋友们来说,在一年的求职时间里可以参加很多次公务员考试,对于应届生来说这一点更是突出最早的是一些针对名校特定专业的点招,之后各省的定向选调考试就逐渐排上了日程上图是根据去年各类笔试所整理的时间轴,其中定向选调面向当年的应届生,其他的国考、省考、市考则面向全体人员。
不得不说,应届生的身份对于考公来说花生十三无比重要第一,定向选调的机会只提供给应届生们,多个省份的定向选调提供的岗位都非常优秀,是十分值得报考的,但随着近年来定向选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过去容易上岸的途径的难度也渐渐提升;第二,在国考、省考中,也存在很多限制应届的岗位,这些岗位往往进面的分数线会比较低。
但与此同时,应届生同样存在考试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建议在校生可以选择尽可能报名参加考试,以实战积累经验这并不意味着要分散精力去准备多个考试在备考时,还是以自己的主要目标考试为主进行准备,但可以通过参加其他的考试,来体验考场,锻炼做题速度,积累申论素材。
由于大部分的考试和秋招时间重叠,进入9月下旬之后由于各种企业笔面试增加,应花生十三届生难以拿出整段连续的时间进行复习备考建议应届生至少从6月开始对公务员考试进行准备,这样即使参加暑期实习,到了9月也能够打好相关基础了。
在进入秋招季之后,即使平时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复习,每天也要拿出零碎的时间进行行测的训练来保持做题手感整体来说,首先需要选择某家机构的网课或者书,花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进行掌握在掌握方法之后,后续的内容就是强化对于各种方法的应用以及提高做题速度。
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复习要回归套卷,以往年真题为主进行练习2.比较与选岗对比不同考试,定向选调往往由各省自行组织,具有报考门槛高但竞争较小的特点,往往要求是党员、主要学生干部、校级奖项三者选一,江苏花生十三和部委通常需要这三者。
同时具备定向选调属于名校生上岸的较为容易的途径,但随着近年来优先清北定选,再组织定向选调,能放出的好岗位逐渐减少,竞争也日趋激烈国考一般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日举办,周六组织专业课考试,周日上午行测下午申论。
各省省考也由各省自行组织,时间各异,通常江苏省和山东省会在秋季进行在选岗时,要注意报名时间,大部分考试的报名人数会随着时间来更新变化,这样每天可以看到各个岗位的竞争人数,这时可以根据不同报名比例来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限制条件越多的岗位,报名人数越少通常不建议在最后一天再进行选岗,因为在报名时存在信息填写错误或者不符合岗位要求,会被对方打回重新填写,如果卡在最后一天,打花生十三回之后就丧失了修改的机会@03行测篇在备考过程中,我对行测部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整体思路,并通过多次模考与考试进行了验证,最终国考考取的84.2分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想法的正确:做题时严格把控做题速度,优先完成会做的题目,
以做完整套试卷为第一目标以国考为例,国考要求在1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135道题(副省级),平均留给每道题的时间不足1分钟很多同学在第一次进入考场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行测做不完,数量关系部分蒙了很多道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
注重做题速度我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考试的,一开始没有确定岗位,再加上实习的原因,就买了粉笔980元的系统班作为打底,拖拖拉拉一直到7月份才看完因为对自己的申花生十三论缺乏自信,我了解到银保监岗位50%的分数都是专业课后,选择了报考银保监局。
7、8月份一直在做暑期实习,严格意义上开始认真准备国考是在9月份了考虑到自己报的银保监的岗位,我在复习时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行测75分、申论55分、专业课80分,这样折算下来最终分数为72.5分,基本足够进入面试了。
所以我自始至终对行测的目标都是75分以上,复习时间的分配大概就是行测1/3,专业课2/3,每两天做一套申论真题并复盘总体时间安排上,大概需要三个月第一阶段1个月:通过上课or看书,对各个板块的做题方法有最基本的把握;。
第二阶段1个月:各模块重点突破+锻炼速度(资料分析、判断推理);第三阶段1个月:真题+花生十三弱点强化+锻炼速度在学习行测时一定要注意,以掌握方法并熟练运用为主,不要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大量刷题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掌握方法并熟练运用,所以与其在个人低效的刷题中慢慢去总结方法,不如认真去学习方法并有意识的去提高使用的熟练度。
国考一共考察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版块,各个板块要做好时间分配理想情况下时间分配的是:常识(7分钟)—言语(30分钟)——资料分析(25分钟)—判断(30分钟)—涂卡+数量考试时候言语时间没有把握好,9:45做完了言语,10:10资料分析,10:40判断+涂卡,最后数量做了9道,蒙了6道。
这一部分我觉得是我个人经验分享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做题时花生十三候严格要求速度,言语和判断每道题一分钟做不出来就根据直觉选一个,资料分析每道大题只做前四个,最后一个蒙,以做完整套试卷为第一目标在行测考试时,一定要记住自己的目标是拿到这份卷子的高分,而不是某个板块或者某一道题的高分。
一套卷子里面,大部分题目还是较为简单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简单题目的分数拿下,再去攻克难题对于我来说,只追求行测75左右的分数,如果整套试卷都能够完成且每个版块都有60%正确率的情况下,就已经拿到了60分。
如果多加练习,常识与数量暂且不谈,言语、判断、资料分析这三个版块的正确率是可以达到75%以上的,加上这三个模块的分数,总分自然就在75附近了所以大家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花生十三,一定要注意做题速度,对每个模块严格把握时间。
如果平时能够在115分钟内完成试卷的话,到考场上即使和我一样有点犹豫,最终的得分也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在备考的方法强化阶段,个人认为复习的优先级是: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常识资料分析由于正确率较高,如果能迅速做完是整张试卷分数不低的保证。
言语理解部分由于争议题目较多,往往难以较有效的学习,但仍需要投入时间提升言语理解部分的做题速度1.常识共20道题目,分值较低,涉及时政、文学、生活知识、各行各业等多方面,准备耗费时间多,知识面广,靠平时积累记忆。
考试时推荐在8分钟之内完成作答,目标正确率为50%常识教材我使用的是粉笔980里面的202花生十三0年常识专项课,但听完之后忘记的差不多了,自己没有针对性进行总结;考完专业课的当晚突击了一下各个热点板块,例如民法典、十九大等,大部分还是靠平时积累。
这里的平时积累,不局限于学习强国等,我有时学习累了就会看看B站,今年常识里面有一道红军长征顺序的题目,当时瞬间想到了B站沙盘上的战争系列视频,后来考完了回想感觉会背七律长征也可以做出来今年常识题目出现了很多选有几个选项正确的题目,我个人建议这种题目如果不是很有把握的话,直接蒙一个算了。
在考场上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错误,我都是直接看到这种题目,选C就去下一题了2.言语理解共40道题目,推荐时间:30分钟,目标正确率为70%以上,题型包括选词花生十三填空、语句排序、中心理解、篇章阅读五种。
自己言语的基础并不是很好,高考语文9道选择题只对了2个我在复习时候先跟着郭熙老师的粉笔走完了一遍,建立了初步的印象,在听完课之后,对郭熙老师讲的各个板块的题目做了一个梳理,然后逻辑填空、中心理解两个板块每天各在粉笔app上做了一组题目,练习做题速度。
考试时候言语切忌纠结,如果排除2个答案之后,再看一遍题目还没有明显的想法,建议根据语感直接蒙一个言语如果没有思路的话,在考场上是很难找到明确的想法来说服自己的,继续纠结只会浪费时间对于言语理解部分,作答时一定要保持自信,记住先看问题再看材料,迅速作答,提升作答效率。
今年的副省级言语出现了把篇章阅读的第一篇5道花生十三题拆成2+3道题的模式,建议大家在明年准备的时候,可以多在这部分注意,练习短时间内在大篇幅文章的原文中找到信息的能力3.数量关系10道(地市级)/15道(副省级),目标正确率在60%。
,推荐在考试最后一段时间内完成,预留时间在20分钟数量关系的题目向来是国考的一大难题,很多同学在完成其他部分后发现数量关系只能全部蒙掉,属于被大家普遍放弃的一个版块但这个版块所占分值较高,是我们万万不能放弃的,如果选择数量全蒙,那就把这次考试能否进面的决定权完全交给运气了。
大家可以把数量关系放在其他部分都完成并且已经涂卡了之后来做,留出至少15分钟的时间数量关系的部分题目还是较为简单的,可以在2分钟之内做出,用1花生十三5分钟的时间来优先做完感觉较为简单、容易计算的题目,剩下的蒙掉就好了,但这一部分。
万万不能放弃推荐教材为华图李委明的《数量关系模块宝典》4.判断推理40道题目,推荐在30分钟之内完成,目标正确率70%和言语一样,粉笔980打基础,自己在学习完了之后也要整理一下图推的各种类型,并加强练习。
我粉笔app上刷题最多的就是图推了对于其他的模块,个人感觉要把握方法之后,集中进行练习,不要一开始就去盲目刷题对于教材的推荐,我在考前整理时参考了NGA论坛的新火试新茶大佬的经验贴(https://bbs.nga.cn/read.php?tid=18212465&fav=6705be08),使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花生十三版本
《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辅导教材逻辑分册》、《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历年真题标准解析》两本书5.资料分析20道题目,推荐在25分钟之内完成,目标正确率80%难度最低也最容易拿分的题目,要追求高分,资料分析的高正确率是基础。
我没有去学秒杀技巧和百化分之类的,就练习迅速找到题目中的数字,然后估算直除法由于资料分析的每个最后一题非常耗费时间,我都是选c或者d直接跳过平时每天做4个资料分析,卡时间在20分钟之内今年考试时候资料分析出现了阅读量进一步加大的情况,建议大家在平时联系的时候,找一找阅读量较大的资料分析进行练习。
资料分析每篇的最后一题都是这样的需要大花生十三量计算的题目,要求你对多个选项进行计算,运气不好的时候要算三次,可以根据实际做题速度来进行抉择推荐的教材为李委明的《资料分析模块宝典》,这本书是我在整个国考的备考过程中使用体验最好的书。
6.机构的模考有用么?我只参加了行测的模考,有人说模考完全没用,也有人说模考很有用,我处于一个中间的态度在没用的角度来说,参加了第一次实战之后,的确差别很大,日常练习时候的状态和真实考试区别很大,因此出现了很多人模考和真实考试分差极大的情况。
从有用的角度来说,如果时间宽裕,做完真题后模考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你平时学习状态和考试状态的手段,如果能够在模考稳定80以上的高分,真实考试时候也会心里有底、信心满满仅从我个人花生十三的角度来说,我参加了十几次模考,在9月之后分数稳定在75分以上,最后几次模考,我都是打印了纸质版的来做,成绩一直在副省级前10,也给了我极大信心。
所以我认为,如果平时有余力的话,模考可以参加来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但如果你复习时间不足,请优先回归真题,不需要太重视模考,记住模考的作用终归是较为有限的@04申论篇在备考申论时,首先要知道申论是什么以今年的国考申论为例,试卷由。
7篇材料+4道小题+1篇大作文组成,小题字数在300附近,大作文字数在1200字,需要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写作量极大所以记得在第一次考试之前要实际在纸上进行申论作答的训练,否则在多年不提笔写字后忽然遇到大篇幅的作答会极其疲惫。
我花生十三在第一次考试时,写完小题就已经累得不行很多同学对于申论并不是很重视,准备的较差但对于高分段考生来说,申论能否在65分以上就极为重要因为行测是一个熟能生巧的科目,在长时间的准备后,总能将成绩提升到70分左右,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行测上80又很难。
所以进面的前几名的分差,往往就在申论上产生首先说一下我个人的复习过程,我使用的教材包括:粉笔李梦圆 + B站真嗣申论 + 历年真题多家机构答案对比很多同学在学习申论时,听完课之后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我这里建议大家,可以选取往年的一套真题,自己做一遍。
然后将自己的答案与多家机构的答案解析分别去对比,以此来搞清楚各个机构认为的采分点在哪里,答题思路是什么这样做两花生十三三套之后,就逐渐懂得如何作答了对于应届生来说,还可以通过多次参与考试,在实战中进行练习,我在参加江苏省考试时第一次作答申论就无从下笔,但后续的浙江、国开行、国考等就渐入佳境,之前考试中的材料还能作为之后申论大作文里的素材。
对于前面的小题,我建议的作答顺序为:读题+回到文章找要点+归纳中心思想+合并同类项+分条列出在答题时先看题目,再从对应的材料中寻找;常规题目分条列点,多踩点不遗漏;忠于原文,尽量从原文中找词或者归纳总结。
小题,整体来说还是要在把握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回归原文,在原文中寻找典型的词汇或者自己归纳总结这里可以选择带多种颜色的彩笔进入考场,在第一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时先使用碳素笔对重点花生十三语句进行勾画,然后整理出相应的主题。
之后第二遍使用彩笔进行二次勾画,不同颜色的彩笔代表不同的主题词,方便作答时合并同类项此外,小题往往会考一道公文题,如演讲稿、新闻稿、短评等对于这样的题目,需要提前准备好答题格式,保证不丢格式分对于大作文,如果考公文的格式,和之前小题类似,回归原文进行归纳整理。
如果不考公文,就需要大家进行“破题”,即归纳给出的所有材料的共同点,或者说是寻找中心思想在这里,一定要重视小题作答时未涉及到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前面答题时没有使用,但一定不能忽视确定作文主题时,需要在使用材料。
寻找共同点,掌握核心思想例如今年国考的四篇材料:乡村建设、开发区行政体制改革、地方志工作改革、为花生十三盲人专设的博物馆,共同点就在于务实的进行改革在文章思想上,一定要与时代主题相近,申论的考察往往都是与当下最。
热门的话题相关,像去年浙江定向选调考察的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国考涉及的就是改革对应的,在进行大作文的写作时,也要紧贴时代脉络此外,论证时需要多种论证方法,文章层次分明,这些都是大家高中学议论文写作时很熟悉的内容了,就不再赘述。
对于是否需要练字,我个人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练字对于复习时间有限的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在申论作答时,注意小题分条,写字清楚、不潦草就够了字写的好是加分项,写的差是扣分项,但我相信绝大多数考生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都能做到写字不乱,便于辨认。
在这里,推荐NGA论坛花生十三毒蛇KISS大佬的经验贴:[考试] [公务员] [申论] 毒蛇原创:一篇不大靠谱的公考申论经验帖https://bbs.nga.cn/read.php?tid=20568453&fav=526250bc,这一篇申论经验贴详细的写出了申论的破题和其他注意点,并给出了后续的实际操作。
05:面试篇通常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左右就会出分,根据面试名单可以得知自己能否进入面试国考的面试名单是按考号排列的,与笔试成绩无关,并不能说明你笔试的排名如果进入面试,需要进行资格复审,即携带报名要求中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进入面试。
在资格复审之前存在面试递补,如果有人放弃,自动递补下一名进入复审对于面试,我的推荐是花生十三可以报名一个比较便宜的线上班,去了解一下面试的具体流程、问题的各种类型以及一些答题的逻辑思路对于价格比较昂贵的包过班,我感觉是没有太大必要的,毕竟面试班来来回回讲的东西就是那些,具体的内容还是需要自己填充。
面试的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化、半结构化、结构化小组、无领导小组国考通常以结构化的形式进行面试,银保监等少数机构采用半结构的形式,还有部分省份采用面谈结构化面试中,考生在考前进行抽签决定顺序,考生与考官双盲,在面试时不能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在面试之前,考生会在安排好的房间内等候,没收手机但可以看纸质材料工作人员会在你前一位面试时带你进入候考室,进入考场之后向考官问好,按顺序答题,结束后等待成花生十三绩并签字确认,此时面试才正式结束我们通常讲面试要摆脱套路,这一点不是说要做到和机构安排的结构完全不同,毕竟来来回回回答面试问题就只有表达观点、分析现状、提出问题、提出对策等几种思路。
摆脱套路的要点在于,要在回答的内容里填充进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去机械的按照格式去背诵面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有交流感,很多人在回答问题时候卡壳,这是因为他们把面试当成了背诵,这样的考生只会拿到均分偏下的分数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先用一分钟以内的时间在纸上打一下草稿,把重要的点列出,然后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想不到,可以低头看看之前的草稿,然后抬头继续和面试官交流,再想不到的话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和举例子来回答。
如果面试中想要答出亮点花生十三,个人感觉可以结合所面试的单位进行准备,以所报考单位的职能为出发点进行思考,举出相关的事例,这样来摆脱千篇一律的万能事例,答出和其他答题者不同的感觉此外,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和提问相符。
,问你怎么做就多讲对策,问你为什么就多分析原因,不要所有的题目都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均匀分布,要抓住重点整体而言,面试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举止得体,进门后自然的鞠躬问好(不要鞠的太刻意),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面带笑容,和考官保持目光交流。
2.保持自信,声音不要太小,注意控制语速,很多人在面试时因为紧张就会不自觉的加快语速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张面试过程中如果遇到听不清题目等问题,可以表示歉意并请求考官重新念题3花生十三.回答流畅,回答问题前迅速打草稿,通过发散思维寻找相关案例,。
回答时贴近提问,不要一味去背诵模板,问什么就答什么,其他的部分可以一两句话草草带过4.交流感,回答问题时注意流畅度,追求一种交流感这一点可以通过平时和考友、同学进行线下的练习来锻炼如果没有报班,选择自己准备面试的话,可以通过找几个同学或者考友进行对练,互相提问,并对对方进行点评。
实际上面试班能够为大家提供的也基本就是这些,面试可以不报班,但是一定要练此外,不同省份、岗位的面试会有不同的情况,要注意提前了解往年考试的相关情况并进行准备例如浙江省的定向选调每年就会考给关键词讲故事的题目。
如果有积累素材的需求的话,可以利用学习强国和人民日花生十三报的app进行学习,主播说联播节目也是很好的面试模仿对象06:体检、政审、公示如果顺利通过面试,下面就进入了体检环节公务员的体检要求非常严格,会在去医院之前抽签并没收手机,全程匿名进行体检。
同一般单位的入职体检相比,公务员体检多了对吸du的筛查以及梅毒、艾滋病病史的筛查,各位有志于考公的要杜绝相关情况的发生此外体检刷人主要在血压、肝功能等方面此外,近视眼的同学去体检要记得带眼镜,大部分岗位只需要矫正视力合格即可。
由于通常体检会在面试结果出来之后迅速安排,如果面试通过了的话,自己可以去医院做个公务员体检的预检,来检查有无相应问题注意不要因为面试通过就放纵自己,之前就有很多同学面试通过后喝酒庆祝,花生十三导致第一次体检不通过,需要进行复检。
在体检通过之后就进入了政审环节,单位会在政审前提前联系你,告知你需要准备的材料与联系的同学通常只有部委是差额政审,大部分单位都是等额政审,公检法及相关部门在政审时会较为严格,其余的部门基本都是查档案,在校生会组织和老师、同学座谈,非应届生会组织和社区谈话。
对于谈话的内容,通常都是要求对方对你做出评价,如实回答即可在政审通过后就进入了公示环节,在公示一周后通过,就可以等待后续的签约与一年试用期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祝愿大家都能够上岸,一起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而奋斗。
公众号:醉里挑灯看舰微信号:tutu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