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考公考编的人数肉眼可见的增涨,这两年身边的朋友或者亲友来咨询的也不少,趁着有时间、实战经验还在,整理个笔记供有心之人参考(以两个月时间为例)。
在正文开始之前,说两个很重要但又并不绝对的因素,智商(天赋)和运气是公考不可回避的关键点,要承认可也不必沮丧。
一、笔试是否要报辅导班
众所周知,公考笔试主要分为行测和申论,个别职位有专业课考试,暂且不论。就行测而言,培训机构能给予无非是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这些自己在备考过程中,借助相关书籍,但凡用心归纳领悟,也能获得。至于申论,培训机构或许能让你比较快地学到“抓要点”的技巧,毕竟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如此巨量的材料和信息要素,都会发懵。所以有专业老师的申论答案指导,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机构的老师再能对你后续练习写的申论进行批阅,那绝对算超值。
当然,笔试报班绝非必须,我自己就没报过。即使申论,只要自己多琢磨范文,而且是多家培训机构的范文放在一起比较着研究,相信以考过高考的智商,一定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体例。
二、笔试备考步骤
(一)在备考开始之初,拿一套上年的行测真题卷(申论没必要),根据规定时间里做一遍,最后批阅出分数。这个步骤主要是让空白的你感受公考(这个在我看来非常重要),测试你的初始水平。
(二)买一套某机构的行测讲解,如果时间有限,也可直接真题解析类的书,从头到尾认真学一遍。切记,不要贪快,对每道题(包括自己做对的)都要认真琢磨规律,可直接在旁申论答案边写上心得。再以后的练习过程中,不断验证书里的技巧和自己心得。看完一遍后,再做一遍真题,看看进步多少(不要在意学习过程中刷到过真题,还有记忆,分数水分大)。只要这个进步很明显就足够了。
(三)接下来,就要刷题了,无论是真题卷还是机构预测卷,实际上都可以。只要做到,做一套真题总结一下自己的薄弱点。如果在三四套卷子后,都是相同的薄弱点,可以考虑买一本专项训练的书籍,针对性提高一下。
(四)申论备考可以在步骤二后半程甚至结束后开始,直接看真题讲解。对每一年的真题,根据参考答案多琢磨,最开始可以看了答案后,再回过头来自己重新答一遍,检验一下自己能否在素材里提取到有用信息,能否用公文的语言作答每道题。等到有申论答案了一定感觉后(可以是5套卷子后),再改成先作答后比照参考答案。对于大作文,也不必执着于参考,只要自己的文章有策论的结构和语言,就可以了。
(五)在步骤三完成后,就是纯粹的刷题了(最后能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尽可能找到更多的历年真题和各大机构的预测卷,按照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的模式,在规定时间里做题,让身体和思维适应考试模式。晚上自己批阅和总结,并针对短板当晚或第二天提高训练。
三、其他须注意的事项
(一)不要相信那些说没怎么准备就考上的话。一是他们谦虚,二是开篇讲的智商和运气。有些人就是逻辑思维强,刷几套真题就找到了技巧,报考的岗位恰好招录的人少,考试当天状态奇佳……所以,调整好心态,积极备考,不要过度申论答案拔高公考难度,也不要抱着裸考撞大运的心理。
(二)申论的准备在于积累,如果在大四之前的日常里,没有刻意积累。那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多关注时政,官媒报刊(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和学习强国,刷手机时少看娱乐多刷他们,对里面的金句做好摘录,写作时多引用。另外,申论写作切不可一意模仿范文,因为很多人的写作风格根深蒂固,如果学成四不像,还不如保留自己的风格,只要文体不偏出议论文和策论的大范围,就不会有大问题。
(三)找到考友。备考其实是件很痛苦折磨人的过程,所以找到搭档很有用,一起激励和监督。最关键地是可以相互交流心得,申论作文相互批阅相互学习,对大家都是一种提升。从我这两年给别人批改作文的效果上来看,有他申论答案人指导(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你的进步会非常大。
(四)时间规划上,本文是以两个月为期。相信实际中,很多人特别是考研党,大量的时间都留给考验复习了,所以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备考公考。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至少留出十天时间,把历年真题卷刷一遍,依旧是每套卷子多总结技巧,并在后面做题时去验证。
好了,就讲这些,讲多了即占用大家时间,大家也没耐心读完。有心之人如有疑问,可以私下多交流。祝你们成功上岸。